您的AI财务准则专家
资产处置损益与营业外收支:会计科目详解
资产处置损益和营业外收支的区别

资产处置损益和营业外收支都是企业在会计处理中用来记录非日常活动产生的损益的科目,但它们适用的情况有所不同:

  1. 资产处置损益:这个科目专门用于记录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非流动资产时产生的损益。它反映了资产处置的实际所得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例如,当企业出售固定资产时,如果售价高于账面价值,超出部分计入资产处置损益,表现为收益;如果售价低于账面价值,差额则计入资产处置损益,表现为损失。

  2. 营业外收支:营业外收支包括了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收入和支出。这可能包括非流动资产的报废、捐赠、盘盈或盘亏、罚款收入、政府补助等。营业外收入通常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收益,即在处置非流动资产时,除了通过资产处置损益科目处理的正常损益之外的其他非经常性收益。营业外支出则包括非流动资产的报废损失、非常损失等。

在使用权资产的处置中,如果其账面价值低于预计净残值,处置时的损失通常计入资产处置损益。如果使用权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预计净残值,超出部分计入营业外收入。这是因为使用权资产的处置通常被视为非日常活动,而不是企业日常运营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