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20 年 1 月 1 日,甲公司的母公司(乙公司)将其持有的 800 万股甲公司普通股,以每股 8 元的价格转
让给甲公司的 8 名高管人员;当日,甲公司的该 8 名高管人员向乙公司支付了 6400 万元,办理完成股权过户登记
手续,甲公司当日股票的市场价格为每股 10 元。根据股份转让协议约定,甲公司的该 8 名高管人员自 2×20 年 1
月 1 日起需在甲公司服务满 3 年,否则乙公司将以每股 8 元的价格向该 8 名高管人员回购其股票。2×20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为每股 12 元。截至 2×20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该 8 名高管人员均未离职,预计
未来 3 年内也不会有人离职。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 2×20 年度对上述交易或事项会计处理的表述
中,正确的是( )。
A.因甲公司不承担结算义务,无需进行会计处理
B.甲公司应按 2×20 年 12 月 31 日的股票市场价格确认相关股份支付费用和应付职工薪酬
C.甲公司对乙公司转让股份给予其高管人员,应按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进行会计处理
D.甲公司应于 2×20 年 1 月 1 日一次性确认全部的股权激励费用,无需在等待期内分期确认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2006)-第二章 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第五条,授予后立即可行权的换取职工服务的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当在授予日按照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相应增加资本公积。授予日,是指股份支付协议获得批准的日期。
在本案例中,甲公司的母公司乙公司将其持有的甲公司普通股转让给甲公司的8名高管人员,这些高管人员需要在甲公司服务满3年,否则乙公司将以每股8元的价格回购股票。这是一个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因为高管人员通过提供服务来换取股份。
由于股份转让协议中规定了服务期限条件,即高管人员需要在甲公司服务满3年,因此这不是授予后立即可行权的股份支付。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股份支付存在非可行权条件的,只要职工或其他方满足了所有可行权条件中的非市场条件(如服务期限等),企业应当确认已得到服务相对应的成本费用。
因此,甲公司应当在等待期内分期确认股份支付费用,而不是一次性确认全部费用。甲公司应当按照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即每股10元的市场价格)来计算股份支付费用,并在服务期限内分期确认。
综上所述,正确的选项是C,甲公司对乙公司转让股份给予其高管人员,应按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进行会计处理,并在等待期内分期确认股份支付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