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AI财务准则专家
如何选择分期付款购买资产的正确折现率?
分期付款购买资产折现率怎么选择

分期付款购买资产时,折现率的选择通常遵循以下原则:

  1. 租赁负债的初始计量: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2018),在确认租赁负债时,承租人应当采用租赁内含利率作为折现率。如果无法确定租赁内含利率,应采用承租人增量借款利率。

  2. 后续计量:在租赁期间,如果租赁付款额因指数或比率变动而变动,但折现率保持不变。如果租赁付款额的变动源自浮动利率,那么应使用修订后的折现率。

  3. 其他情况:对于其他类型的分期付款购买,如购买资产的分期付款,折现率通常基于企业能够获取类似资产的借款利率,即企业增量借款利率。这反映了企业为获取该资产所需支付的资金成本。

  4. 实际利率法:在计算分期付款购买的现值时,有时会采用实际利率法,即反映货币时间价值和相关现金流量特有风险的折现率。

  5. 一致性原则:在计算和确认相关金融工具(如贷款、租赁应收款)的现值时,应采用一致的折现率,例如,租赁应收款的折现率应与租赁负债的折现率相同。

因此,选择折现率时,要根据具体情况,优先考虑租赁内含利率或增量借款利率,如果这些都无法确定,则采用反映市场条件的其他适当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