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增资的准则规定有哪些
当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增资涉及非货币性资产时,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母公司应以非货币性资产的账面价值增加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不确认损益。在母公司个别报表中,不涉及公允价值计量,而是以非货币性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处理。在子公司层面,如果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不同,通常会按照公允价值增加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但在编制合并报表时,这些增值部分会被抵销,使得资产恢复到其在母公司个别报表层面的账面价值。
如果涉及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满足公允价值计量的条件,例如交易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那么可以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处理。然而,在母子公司之间的交易中,通常不会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会计处理,除非有特殊情况。
此外,如果子公司接受的非货币性资产构成业务,且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那么子公司需要按照同一控制下合并的原则进行会计处理,即以母公司对子公司原有股权比例计算的子公司账面净资产份额为基础确认长期股权投资。
在合并财务报表中,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相互抵销,子公司持有的母公司股权转为库存股,相关的投资收益和利润分配进行抵销处理。如果子公司其他股东对子公司进行增资,可能导致母公司股权比例稀释,此时的处理是按照增资前的母公司股权比例计算其在增资前子公司账面净资产中的份额,与增资后按母公司持股比例计算的份额之间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不足部分调整留存收益。
总结来说,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非货币性资产增资,通常是以账面价值为基础进行会计处理,合并报表时会进行相应的抵销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