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AI财务准则专家
长期股权投资审计要点与会计准则解析
长期股权投资审计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2014),长期股权投资是指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以及对其合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在审计长期股权投资时,审计师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投资确认和计量:审计师需要验证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是否符合准则要求,包括投资方是否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同时,审计师需要检查投资的计量是否正确,特别是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2. 权益法核算:对于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审计师需要验证投资方是否按照准则规定,根据被投资单位的净损益和其他权益变动调整投资账面价值,并确认相应的投资收益。

  3. 披露要求:审计师还需检查企业是否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41号——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的要求,充分披露了长期股权投资的相关信息,包括投资的目的、性质、风险和回报等。

  4. 控制和重大影响的评估:审计师需要评估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的控制或重大影响的评估是否合理,是否考虑了所有相关事实和情况,如投资方能否任命或批准被投资方的关键管理人员,能否决定或否决被投资方的重大交易等。

  5. 潜在表决权因素:审计师还需关注投资方是否考虑了潜在表决权因素,如可转换公司债券、认股权证等,这些因素可能影响对被投资单位是否具有重大影响的判断。

通过上述审计程序,审计师可以确保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和披露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从而提高财务报表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