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权益工具
其他权益工具通常指的是企业发行的、归类为权益工具的金融工具,例如优先股、永续债等。这类工具的持有者不享有对企业的投票权,但有权分享企业的利润,并在清算时排在普通股股东之后获得分配。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其他权益工具的会计处理如下:
- 发行时:
-
借:银行存款(收到的对价) 贷:其他权益工具(发行的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
-
支付股利或分派利息:
-
借:利润分配——应付优先股股利/应付永续债利息 贷:应付股利/应付利息
-
公允价值变动(如果适用):
-
如果其他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且企业选择将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
- 借:其他综合收益(公允价值增加) 贷:其他权益工具(公允价值减少) 或相反分录
-
回购或赎回:
-
借:其他权益工具(账面价值) 贷:银行存款(支付的金额) 如果支付的金额超过账面价值,差额计入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
-
转换为普通股(如果具有转换条款):
- 根据转换比例,将其他权益工具的账面价值转换为普通股的面值,差额调整资本公积。
请注意,其他权益工具的会计处理可能会因具体条款和条件而异,例如是否有赎回权、是否可转换为普通股等。在处理此类工具时,应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