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经常性损益
非经常性损益是指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或者即使相关但性质特殊、不具有可持续性,不能反映企业正常经营业绩的项目。这些项目通常是一次性的,比如处置固定资产的净收益、政府补助、诉讼赔偿等。判断是否为非经常性损益,主要依据其与正常经营业务的相关性、特殊性和偶发性,以及是否能体现公司的正常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例如,残疾人社保补贴可能因地区政策不同,有的情况下可以被视为非经常性损益,因为它不是企业日常运营的一部分,而是偶发的政府支持。
在财务报告中,非经常性损益的列报有助于投资者理解企业的核心盈利能力,因为它剥离了那些可能扭曲企业实际经营状况的特殊项目。企业需要根据相关会计准则和监管要求,如《监管规则适用指引——会计类第1号》,结合自身业务情况,判断和披露非经常性损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