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2022年1月1日购入乙公司当日发行的公司债券,面值1000万元,票面年利率6%,期限4年,每年末付息,到期还本,买价1010万元,另支付交易费用10万元,内含报酬率5.43%。2022年末公允价值950万元,2023年末(2024年初)公允价值800万元,假定该项金融资产已发生信用减值,可收回价值(甲公司预期能收到的现金流量的现值)为850万元,假定减值后实际利率依然是5.43%,2024年末公允价值1200万元,可收回价值(甲公司预期能收到的现金流量的现值)为1100万元,2025年初甲公司将此债券卖掉,卖价1300万元,另支付交易费用2万元。
要求:请分别按交易性金融资产、债权投资和其他债权投资编制上述业务的会计分录。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2017):
- 交易性金融资产:
- 初始确认时,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1010万元+10万元),贷记“银行存款”(1020万元)。
- 年末确认利息收入,借记“应收利息”(60万元),贷记“投资收益”(60万元)。
- 2022年末公允价值下降,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60万元),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60万元)。
- 2023年末公允价值进一步下降,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50万元),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50万元)。
- 发生信用减值,确认减值损失,借记“信用减值损失”(100万元),贷记“坏账准备”(100万元)。
- 2024年末公允价值上升,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350万元),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50万元)。
-
2025年初出售,借记“银行存款”(1298万元),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1010万元)、“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200万元),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50万元),贷记“投资收益”(50万元)。
-
债权投资:
- 初始确认时,借记“债权投资——成本”(1000万元),借记“债权投资——利息调整”(10万元),贷记“银行存款”(1010万元)。
- 年末确认利息收入,借记“应收利息”(60万元),按实际利率法计算的利息收入借记“投资收益”(54.3万元),贷记“债权投资——利息调整”(5.7万元)。
- 发生信用减值,借记“信用减值损失”(100万元),贷记“债权投资减值准备”(100万元)。
- 2024年末公允价值上升,但不调整账面价值,因为已确认信用减值。
-
2025年初出售,借记“银行存款”(1298万元),贷记“债权投资——成本”(1000万元)、“债权投资——利息调整”(-5.7万元),借记“债权投资减值准备”(100万元),贷记“投资收益”(105.7万元)。
-
其他债权投资:
- 初始确认时,借记“其他债权投资——成本”(1000万元),借记“其他债权投资——利息调整”(10万元),贷记“银行存款”(1010万元)。
- 年末确认利息收入,借记“应收利息”(60万元),按实际利率法计算的利息收入借记“投资收益”(54.3万元),贷记“其他债权投资——利息调整”(5.7万元)。
- 发生信用减值,借记“信用减值损失”(100万元),贷记“其他债权投资减值准备”(100万元)。
- 2024年末公允价值上升,借记“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350万元),贷记“其他综合收益”(350万元)。
- 2025年初出售,借记“银行存款”(1298万元),贷记“其他债权投资——成本”(1000万元)、“其他债权投资——利息调整”(-5.7万元)、“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200万元),借记“其他综合收益”(200万元)、“其他债权投资减值准备”(100万元),贷记“投资收益”(105.7万元)。
请注意,这里假设了甲公司在2022年1月1日购入债券时将其分类为不同的金融资产类别。实际分类应基于甲公司的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特征。如果甲公司计划短期内出售,则可能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如果打算持有至到期,则可能分类为债权投资;如果既不打算短期内出售也不打算持有至到期,而是打算长期持有并可能出售,那么可能分类为其他债权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