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举个实例说明一下递延所得税费用是怎么产生的
递延所得税费用的产生通常与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暂时性差异有关。例如,一家公司在某会计年度内发生了100,000元的资产减值损失,根据会计准则,这笔损失会减少当年的会计利润,但税法可能不允许立即在税前扣除,而是要求在资产恢复价值或出售时才能扣除。因此,这100,000元的损失在会计上产生了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导致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假设适用的所得税率为25%,则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金额为100,000元 * 25% = 25,000元。
然而,如果在接下来的年度,公司预计在可预见的未来没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来利用这个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的规定,公司可能不会全额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者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对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进行减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之前已确认了25,000元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但由于未来预期的应纳税所得额减少,可能需要减少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金额,这会导致递延所得税费用的增加,因为它反映了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少。
总结来说,递延所得税费用的产生是由于对未来税收影响的调整,当预期的应纳税所得额发生变化,使得企业不能充分利用现有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时,可能会产生递延所得税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