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循环的内部控制底稿如何进行
固定资产循环的内部控制底稿的编制通常涉及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
授权审批控制:审查固定资产的采购、处置和处置是否经过适当的授权程序,如预算审批、合同审批等文件是否齐全,以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进行相关操作。
-
记录与账实核对:检查固定资产的实物数量与账面记录是否相符,可以通过定期盘点和比较固定资产卡片与实物资产进行验证。
-
采购与付款控制:评估固定资产采购流程,查看是否在采购时有适当的竞争性招标、合同管理和付款审批。
-
折旧政策和计算:确认折旧政策是否符合会计准则,折旧计算是否准确无误。
-
处置与报废控制:检查固定资产处置的合理性,包括出售、报废等,确保这些过程都经过适当的审批。
-
维护与改良控制:评估固定资产的保养、维修和改良过程,确保这些活动都有记录并经过授权。
-
记录与报告:检查固定资产的会计记录,包括账簿记录、凭证和报表披露是否准确无误。
-
信息技术控制:评估用于管理固定资产的IT系统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
内部审计和监控:查看是否有内部审计程序来定期评估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有效性。
-
风险评估:分析固定资产可能面临的风险,如盗窃、损坏、过时等,并评估管理层如何识别和管理这些风险。
在编制内部控制底稿时,审计师还需要关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控等要素,确保所有流程都符合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即确保资产的完整性、效率和效果。此外,审计师可能会访谈相关人员,获取和审查相关文件,如采购订单、发票、收据、合同等,以验证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