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国外货物如何做账
购买国外货物时,企业会计处理通常如下:
-
当企业购进国外货物并支付货款时,会计分录可能如下: 借:原材料/库存商品(根据货物性质计入相应科目)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其他货币资金
-
如果货物到达并验收入库,但企业尚未收到增值税扣税凭证,月末应按货物的暂估价入账,不包括进项税额: 借:原材料/库存商品(按货物清单或合同上的价格) 贷:应付账款/其他货币资金
-
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对应付账款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原材料/库存商品(根据发票金额调整)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对应付账款部分) 贷:应付账款/其他货币资金
-
如果货物到达并验收入库,且企业收到了增值税专用发票,会计处理为: 借:原材料/库存商品(根据发票金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对应认证的进项税额) 应交税费——待认证进项税额(未认证的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其他货币资金
-
如果货物需要支付关税和进口环节的增值税,会计分录可能包括: 借:库存商品/原材料(根据关税和增值税金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请注意,以上会计处理是基于企业是一般纳税人并且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如果企业是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处理会有所不同,不会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如果货物质量、数量、技术指标不符合要求,或者由于其他原因导致合同不能履行,相关损失由委托方承担,而非代理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