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项长期资产可能发生减值时,如何进行减值测试?
来源:会问牛牛 - 专业会计行业问答, 就用会问牛牛
链接:https://www.kwniu.com/?_from=ze2xZM
当一项长期资产可能存在减值时,企业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进行减值测试。以下是减值测试的一般步骤:
-
识别减值迹象:企业应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如资产的市价大幅下跌、经济环境变化、资产陈旧过时等。
-
估计可收回金额:如果存在减值迹象,企业需要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是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的较高者。
-
比较账面价值和可收回金额:将资产的账面价值与估计的可收回金额相比较。如果账面价值高于可收回金额,说明资产可能发生减值。
-
确认减值损失:如果资产的账面价值超过可收回金额,企业应确认减值损失。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相应的减值准备科目,如“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
-
记录减值准备:根据减值损失的金额,相应减少资产的账面价值,同时增加减值准备。
-
后续计量:一旦确认了减值损失,除非资产的公允价值增加且能够持续,否则不得转回已确认的减值损失。
对于因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都应当进行减值测试。其他长期资产则在出现减值迹象时进行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