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行业的研发费用资本化以及费用化具体如何判定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2006),IT行业的研发费用资本化和费用化的判定如下:
-
研究阶段支出:研究阶段是指为获取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调查。这个阶段的支出通常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即费用化。
-
开发阶段支出:开发阶段是在研究阶段之后,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产品或服务的阶段。如果开发阶段的支出满足以下条件,可以资本化:
- 完成该无形资产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 有完成并使用或出售无形资产的意图;
- 无形资产能够带来经济利益,例如有市场或内部使用证明;
- 具备完成开发并使用或出售无形资产所需的资源;
-
开发支出能够可靠计量。
-
资本化条件:只有当开发支出满足上述所有条件时,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并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如果开发项目未达到这些条件,支出应继续费用化。
-
资本化期间:一旦开始资本化,所有符合条件的支出都应资本化,直至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在此之前发生的支出总额,即使在后续期间发现无法满足资本化条件,也不能调整已资本化的金额。
-
会计核算:企业应设立“研发支出”科目,区分“费用化支出”和“资本化支出”。未满足资本化条件的研发支出记入“费用化支出”,期末转入“管理费用”;满足条件的研发支出记入“资本化支出”,最终转入“无形资产”。
因此,IT公司在判断研发支出时,需要仔细评估每个项目所处的阶段,并确保符合资本化条件,才能将支出资本化。否则,这些支出应作为费用立即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