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固定资产的存在、完整性、权利和义务、计价和分摊、准确性认定,应当执行什么样的审计程序?
针对固定资产的存在、完整性、权利和义务、计价和分摊、准确性认定,注册会计师应执行以下审计程序:
- 存在认定:
- 实地检查:对固定资产进行实物检查,核对固定资产清单与实物。
-
文件审查:检查购入凭证、产权证明、租赁合同等,确认资产的存在。
-
完整性认定:
- 账实核对:比较固定资产登记簿与实物盘点结果。
-
内部控制测试:评估和测试固定资产的记录和处置流程。
-
权利和义务认定:
- 权属证明:审查产权证书、租赁协议等,确认固定资产的所有权或使用权。
-
限制性用途:检查是否存在抵押、担保等限制性安排。
-
计价和分摊认定:
- 初始计量:验证固定资产的初始入账价值,包括购买价款、运输费、安装费等。
-
折旧检查:核对折旧政策和计算,确保符合会计准则和政策。
-
准确性认定:
- 更新改造:审查固定资产改良、更新的会计处理,确认是否正确转销原值、累计折旧。
-
减值测试:评估固定资产的减值迹象,确认减值准备的合理性。
-
截止测试:
-
确保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记录在正确的会计期间。
-
审计程序的替代:
-
对于无法实地检查的固定资产,可能需要依赖管理层的解释和其他证据。
-
分析性程序:
- 分析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趋势,与历史数据和行业标准对比。
- 比较折旧费用与预算或前一年度的数据,识别异常波动。
通过上述程序,注册会计师能够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支持固定资产的审计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