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公司是集团化企业,下有全资子公司C,按月编制合并报表, 2023年2月,A公司以1000万元收购B公司(非关联企业)股权60%,收购日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等于账面价值2000万元,形成负商誉200万元,即A公司合并报表中有营业外收入200万元;
2023年10月,A公司以持有的B公司60%股权,对C公司增资,C公司取得B公司60%股权,形成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合并日B公司账面净资产2500万元,合并日C公司对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金额确认时是否应包含原A公司收购B公司形成的负商誉200万元,合并日C公司的会计处理?
在2023年2月,A公司收购B公司60%股权时,形成的负商誉200万元实际上是A公司支付的对价低于取得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这200万元在A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中表现为营业外收入。然而,负商誉并不是一种资产,它不构成B公司的一项可辨认资产,因此在2023年10月C公司取得B公司60%股权的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C公司对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金额不应包含A公司之前形成的负商誉。
在2023年10月的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C公司取得B公司60%股权,应以B公司在合并日的账面价值为基础确认长期股权投资。由于这是同一控制下的合并,C公司应将B公司账面净资产2500万元乘以60%的比例,作为C公司对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金额。同时,C公司需要调整资本公积,以反映其对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与其在B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所占份额之间的差额。
因此,C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1. 计算长期股权投资金额:2500万元 * 60% = 1500万元。 2. 调整资本公积,以反映长期股权投资与B公司账面净资产份额的差额。
合并日C公司的会计分录可能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 - B公司 1500万元 贷:资本公积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1500万元
这里要注意,A公司之前的负商誉200万元并不影响C公司对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因为它是A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的事项,不传递到C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