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公司的审计要点
私募基金管理公司的审计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合规性审查:审计师需要确认私募基金管理人是否遵守了相关法规,如《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以及中国证监会和基金业协会的规定。
-
财务报告审计:审计师需要对管理人的财务报告进行审计,特别是对于管理规模在5亿元以上的管理人、集团化管理人、申请登记或变更实际控制人的机构,以及规模较大或投资者较多的私募基金。
-
基金净值计算:审计师需验证基金净值的计算是否准确,包括投资的公允价值计量、收益确认和费用分配等。
-
投资活动审查:审计师应核实投资决策过程、投资对象的合规性,以及投资收益和损失的记录是否符合会计准则,如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
内部控制评估:审计师需要评估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能否保障资金安全和防范欺诈。
-
投资者保护:确认投资者的资金是否被妥善保管,是否与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固有资产分离,符合企业年金基金准则中关于独立会计主体的要求。
-
信息披露:审计师应确保私募基金管理人对外披露的信息准确无误,符合《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
-
风险评估:审计师需识别和评估私募基金面临的各种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并检查风险管理机制的有效性。
-
专项储备和一般风险准备:对于金融企业,审计师需要关注专项储备和一般风险准备的计提是否符合规定,是否用于弥补亏损。
-
审计报告的及时性:审计报告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如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年度审计报告通常应在4月30日前提交,而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的审计报告则在6月30日前提交。
审计过程中,审计师必须遵循《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和相关质量控制要求,确保审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