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融工具下,长期借款的会计处理
在新金融工具准则下,长期借款的会计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初始确认:企业借入长期借款时,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按本金贷记“长期借款——本金”。如果实际收到的金额与本金之间存在差额,应借记或贷记“长期借款——利息调整”。
-
利息费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利息费用。借记“在建工程”、“制造费用”、“财务费用”、“研发支出”等相关费用科目,按合同利率计算的应付未付利息贷记“应付利息”,差额贷记或借记“长期借款——利息调整”。
-
实际利率与合同利率差异:如果实际利率与合同利率差异较小,企业可以选择直接使用合同利率计算利息费用。
-
利息调整的摊销:利息调整应在借款存续期内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影响各期利息费用的计算。
-
提前还款或到期偿还:当企业提前偿还长期借款或到期时偿还本金,应借记“长期借款——本金”,贷记“银行存款”。
-
汇率变动:对于外币借款,还需要考虑汇率变动的影响,产生的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
重分类和终止确认:如果满足终止确认条件,如债务重组或提前全额偿还,应终止确认长期借款,并相应调整相关账户。
这些处理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2017)以及相关的企业会计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