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AI财务准则专家
理解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如何进行会计处理及案例分析
债务重组准则差异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2019),债务重组是指在不改变交易对手方的情况下,债权人和债务人就清偿债务的时间、金额或方式等达成的新协议。准则中规定了多种债务重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1. 修改其他条款,如调整债务本金、改变债务利息或还款期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修改导致债务终止确认,债务人应按公允价值计量重组债务,差额计入投资收益。若未导致终止确认,债务人应根据分类继续按摊余成本等方法计量。

  2. 以资产清偿债务,债务人应按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确认处置资产的损益,同时债权人按公允价值计量重组债权。

  3. 将债务转为权益工具,债务人按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债权人按公允价值确认新的金融资产。

案例中提到的Y公司以固定资产抵偿应收账款,需要考虑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坏账准备以及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Y公司首先冲回坏账准备200万元,然后确认固定资产900万元,减少应收账款1000万元和坏账准备100万元。这种处理方式符合准则要求,因为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900万元小于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减去坏账准备后的金额,差额100万元作为债务重组损失记入营业外支出。

总结来说,Y公司的会计处理是正确的,它遵循了债务重组准则中关于修改其他条款和以资产清偿债务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