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AI财务准则专家
融资租赁会计处理详解:承租人与出租人的账务管理
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是怎样的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2018),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如下:

  1. 承租人处理
  2. 对于短期租赁,承租人可以选择按照租赁资产的类别进行会计处理。
  3. 对于低价值资产租赁,承租人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会计处理方式。
  4. 对于融资租赁,如果租赁实质上转移了几乎全部风险和报酬,承租人应将租赁分类为融资租赁,并确认一项使用权资产和一项租赁负债。

  5. 出租人处理

  6. 出租人需要判断租赁是否为融资租赁,主要依据租赁是否转移了几乎全部风险和报酬,例如所有权转移、购买选择权、租赁期占比、租赁收款额现值等。
  7. 如果租赁为融资租赁,出租人应将租赁资产的账面价值、未担保余值、初始直接费用等记录为长期应收款,同时确认未实现融资收益。
  8. 如果租赁变更,出租人应根据变更后的租赁性质进行相应会计处理,如作为新租赁或根据金融工具准则进行调整。

  9. 租赁分拆和合并

  10. 承租人和出租人可以简化处理,选择是否分拆租赁合同中的租赁和非租赁部分,或者合并处理。
  11. 如果合同包含多项单独租赁,应分别进行会计处理。

请注意,出租人对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可能因是否为生产商或经销商而有所不同,有时可以选择将售后租回业务视为担保借款处理,但这需要保持一致性。在处理租赁分类时,需要考虑租赁的经济实质,而非仅仅合同形式。